《87版红楼梦》能成为经典,除了剧本、演员、服饰、音乐等精彩之外,道具精美也是个重要因素。那么这些道具,都出自何人之手呢?此文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87版红楼梦》里面,那些心灵手巧的道具师傅们。
马强——《87版红楼梦》道具组总工程师。
说起《87版红楼梦》道具组,肯定要先说说负责人马强。马强当年看起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叔,长相也属于粗犷类,可没想到他双手如此灵巧,居然能做出这么精美的道具来。马强当年在业界也算名人,北影厂原厂长汪洋称他为“北影之宝”。
马强能获得“北影之宝”的美称,凭的是实力。当年,意大利和中国合资拍摄电影《马可·波罗》,该剧中意大利服装设计师,是荣获过五次国际大奖的沙巴迪尼。可沙巴迪尼并不熟悉中国服饰文化,于是他就常去北影请教马强。
有一回,沙巴迪尼拿着一张忽必烈的服装设计图,请马强指点。马强看了设计图后,就对他说:“这设计图不对,这服装是清朝皇太极的服装,领子又像是李鸿章的。”
沙巴迪尼听了马强的话,佩服五体投地,他向剧组负责人说,一定要请马强来参加服装和道具工作。于是马强就进了该剧剧组。进入剧组后,马强先花了三天时间,给幕后团队讲解《元史·舆服志》里的相关章节。然后,他根据场景要求,设计了一百多张道具图。
《87版红楼梦》剧组成立后,就开始在全国广纳人才。而马强之所以被红楼剧组发现,正是因为《马可·波罗》这部剧。所以说,马强能获得“北影之宝”的称号,真的是凭实力。
然而,这个博古通今、心灵手巧、技艺超群的大叔,实际上并没上过几天学。不是他不爱上学,也不是他学习差,而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磨难。他出身寒微,早年随父母逃荒,12岁丧父。父亲死后,他和母亲靠剪纸、摆摊为生。后来他又进过工厂,在戏班跑过龙套,日子从来没安稳过。
幸运的是,经历了重重苦难后,命运之神把他带进了艺术之门,他一身的艺术细胞才算没被埋没。1948年,马强进入东北鲁迅文艺工艺美术系学习,正式踏上科班美术之路。毕业后,他从事过舞台美术,影视剧美术教学、设计等工作。
所谓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马强对美术设计就特别有兴趣。他出门都随身带着画本,基本上的亭台楼阁,精美服饰,都逃不过他的画笔。平时他生活十分节俭,可每次看到好的美术画册,他都毫不犹豫买下,哪怕花费一个月的工资,他也在所不惜。
进入《87版红楼梦》剧组后,他就担任了道具组负责人。剧中大观园里面的道具,基本上都出自马强之手。此外,秦可卿出殡那场戏,那些纸扎道具,也有马强的功劳。元春省亲时,基本上的宫灯、凤翣、金瓜、扶节、提炉等等,也都是马强的作品。
宝玉宝钗大婚时的花烛,也是马强亲手所做。当时市面上买不到这样的花烛,剧组又没时间一直去找。于是马强就查阅了很多古籍资料,然后亲自设计图纸,亲自动手制作,最终做出了玲珑精美、古典雅致的花烛。可以说,《87版红楼梦》的成功,马强的功劳不可小觑。
侯长荣——一个业余道具师,却做出了专业级别道具。
侯长荣本是演员,并非幕后人员。当年,他凭借着高大英俊的外表,被红楼剧组选角老师选中。王扶林导演初见他时,就喜不自禁地说:“他就是我要的宝玉!”选角老师王贵娥告诉王扶林说:“王导,他一米八呢,演宝玉太高了。”王扶林听了这话,十分惋惜,但他舍不得放弃侯长荣,于是让他一人分饰二角,演了柳湘莲和北静王。
可柳湘莲和北静王的戏份都极少,于是侯长荣就毛遂自荐,去了道具组帮忙。谁知他一个业余的道具师,居然做出了很多专业级别的道具。他做的第一件道具,就是王熙凤屋里的红珊瑚。
当时侯长荣折了一些桃树枝,然后再用铅丝装扮桃枝,弄好铅丝后,再用布和浆糊把桃枝糊圆润了,接着又裱上宣纸,并把桃枝浸润到融化的红蜡烛液里。浸润过红蜡烛后,再稍微修修剪剪,红珊瑚就成型了。除了红珊瑚外,王熙凤屋里的翡翠等道具,也都出自侯长荣之手。
除了侯长荣外,剧组其他人也会参与一些道具制作。比如探春远嫁那场戏,那艘船就是美术设计师刘宝俊设计制作的。此外,化妆组的姐姐们,也常常自己亲手制作耳环之类的小饰品。可以说,当时红楼剧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少人都身兼数职。
外借的道具师。
剧组还请过外面的团队制作道具。比如秦可卿出殡那场戏,道具十分多。各种轿子、幡旗、阴亭、仙童等冥器,多达数百件。前文我们说了,这其中有一些纸扎道具,是道具师马强的作品。
但这场戏大部分道具,其实是剧组请来的专业丧葬团队做的。这个团队负责人姓洪,大家都叫他洪师傅,他负责过吴佩孚的丧礼。接受红楼剧组邀请时,他已82岁高龄。然而他却宝刀不老,带着他的团队,按照明清时期丧葬习俗,在一年的时间里,制作完成“可卿出殡”的大部分道具。
道具师虽然默默无闻,最易被观众忽视。然而要打造一部经典影视剧,道具绝对不能马虎。《87版红楼梦》也一样,它能成为30多年热度不减的经典剧,也和道具师们的努力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