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电影《潘神的迷宫》,是他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电影里,德尔·托罗寄托了他对西班牙革命的追思,以及他对革命的态度。
尽管后来德尔·托罗亲口承认这部影片反思了西班牙的那段历史,但是关于作者的态度和反思,依然引起了众人的种种推测和解读。但一部电影拍出来,就已经脱离了导演的控制,对它的各种各样的解读,实际上是由创作者和解读者共同完成。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导致了每种解读都有其特色。而这些解读,这些结合了观众的解读,可能已与导演的本意相差甚远。
这部电影,表面上就是两个故事的结合:佛朗哥军队和游击队的现实斗争,以及小女孩奥菲丽娅想成为地下王国公主的奇幻故事。电影里现实与奇幻交错,在同样阴暗的光影和背景音乐的调和下,出人意料的无比协调。实际在某种意义上,奇幻故事也反映了革命军想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追求。为什么是地下王国?当然是革命者起初都是处于”地下”的。
主人公奥菲丽娅的三个任务,反映了革命者建立理想社会的种种努力。
第一个任务是从蛤蟆那拿回钥匙。这是最简单的任务,也是对革命者的一个初步考验。肥胖的蛤蟆象征着当时掌握政权的僧侣、大地主和城市财阀。这个任务意味着革命者对反动派的初步打击,以获得民众的初步信任—那把钥匙。
无字书出现第二个任务时,书中图画里的小女孩打开的是中间的门,后来在地下宫殿,小妖精指引的也是中间的门。但影片里奥菲丽娅最终还是选择了左边的门。这个情节象征着革命者选择的道路;尽管人们都希望走中间温和线路,但更多的时候,在热血、激情的冲击下,革命者选择的还是偏左的道路。这与西班牙的历史相符合。在后来的情节里,奥菲丽娅还是抵抗不了诱惑,吃了两颗葡萄,意味着现实中的革命者往往也抵抗不住诱惑,背叛革命。结果就是,奥菲丽娅吃了两颗葡萄,就有两个小妖精被灰色骷髅吃掉脑袋。说明背叛总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最后,任务失败了,民众的代表法翁愤怒的谴责奥菲丽娅,并转身离开,象征了民众抛弃了革命者。
但是现实是黑暗的,世上本没有救世主,深受苦难的民众除了革命者,还能依靠谁呢?于是,第三个任务还是会来的。
第三个任务是奥菲丽娅需要献祭自己弟弟来获得民众的认同和革命的胜利。这段映射了古今中外各种革命到了高潮时,必然会发生的理想化的、献祭式的牺牲、为了追求认同而付出的努力和占据道德高地的代价。但奥菲丽娅的善良最终拒绝了法翁,选择了牺牲自己。熟知历史的观众,肯定会知道现实里,奥菲丽娅这样的人的最终结局。但是在电影里,德尔·托罗给了观众们一个希望:她最终通过了任务,成为了地下王国的公主。这是大部分文艺工作者的理想吧。
影片里其他的一些细节,也有着背后的意义。比如中尉的死,意味着革命的阶段性胜利,但奥菲丽娅的死亡则预示革命最终的失败,现实里佛朗哥最终开始他长达三十多年的独裁统治。奥菲丽娅临死前的幻觉里,她终于成为了地下王国的公主。而现实里,在佛朗哥死后,西班牙终于迎来了民主社会。中尉的儿子象征着波旁王朝的余烬。厨娘拒绝了中尉临死前的请求,说明了民众最终抛弃了封建王朝和他们的代言人。
每个观众都可以就《潘神的迷宫》说出一大堆似是非是的解读。实际上,每当有类似的电影出现,推论出各种各样的解读,已经成为影评人和影迷乐此不疲的游戏了。而下一个他们的目标就是诺兰的《信条》。君不见,《信条》还没上映,有关该片的解读就已经大量地出现在网络和相关媒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