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二十多位相声演员,身着大褂,分为左右两队,一句重复一句地扯着嗓子,声情并茂地唱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其中的领唱还时不时地扮个鬼脸。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段绕口令,绕口令是干嘛用的?对相声演员来说,是用来在台下练嘴皮子,在台上证明自己嘴皮子有多利索用的。
(资料图片)
绕口令的美妙之处,在于不但能把绕口拗口的词语组成的句子清晰地说出来,还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速度。如果一个字一个字慢悠悠诵读,或以舒缓的歌曲来演唱,那它也便失去了趣味和意义。
如此说来,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种以群口对唱的方式来唱绕口令,说白了不过就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对传统艺术毫无敬畏心的一场尴尬的闹剧罢了。
数年来,一些“新相声”演员们曾多次尝试给相声加入新的元素,比如演员直接背着乐器上台表演,比如给相声加入rap和街舞等等。然而经过测试,这种他们自以为可以拉近与年轻观众距离的“创新”,对相声的发展不但没有起到一点好的作用,相反却沦为了无数观众口中的笑谈。究其原因,就是这样的“创新”,已经完全丧失了相声该有的样子和味道。
02
说到相声的创新,首先应当确定的是相声究竟需不需要创新。
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争论,因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不断改良优化和创新,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了这个基础定论,那么我们才可以思考相声应当如何创新了。
在我看来,相声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抛开它的基本特征:比如单口、对口以及群口的表演形式;比如对一名相声演员需要具备的说学逗唱四种能力的要求;再比如它必须拥有的以诙谐幽默引人发笑的基本功能。
说到相声的创新,就不得不提到现代相声的领军人物姜昆先生。
由于深受特殊历史背景下成长经历的影响,姜昆先生为相声的创新可谓奋斗了一生。从他在相声形式上不断地进行尝试可以推断,他非常渴望能像侯宝林大师那样成为相声改良的第二人。
然而当我们在观看过侯宝林大师的一些历史影像资料后,就会发现事实上侯大师对相声的改良,只是剔除了撂地相声中一些低俗的表演内容,而对于相声的基本要求却是心存敬畏的。
同时,由于侯宝林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如果对相声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良,这门民间曲艺艺术很可能就会成为毒瘤而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这门艺术很可能就会有绝迹的危险。
与侯宝林相比,姜昆对相声的创新似乎更热情主动也更为上心。
03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要“创新”,自然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东西。由此,传统相声的一些表演方式和内容无疑就成为了这个“创新”的绊脚石。而唯有清除障碍,所谓“创新”之路才能走得更好。
谈到这一方面,就不得不提相声界的“反三俗”。
事实上,最早的“反三俗”是针对整个文学艺术界的,然而有意思的是,在所有艺术领域里,好像没有哪个像相声界一样搞得热火朝天轰轰烈烈。
老青年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自己的一点困惑:为什么源于市井的地摊艺术,因为多了一些吃喝拉撒,就被三番五次没完没了地批判,而被称为抒情言志的号称最美文学体裁的诗歌却可以任黄白之物肆意流淌?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又要批评我了,又要给我扣上一顶为“三俗”效力的帽子了。不过因为这顶帽子太大,所以我必须予以拒绝:我从未支持过“三俗”,对“三俗”我是深恶痛绝的。举个例子,我还经常会对网上的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进行举报。
我要说的是,我认为如今的无论是所谓的“主流相声”还是剧场相声,它们所存在的“三俗”问题,根本就没有多么严重,或者完全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严重到值得一年一小反,三年一大反的程度。
如果按“三俗相声”的标准要求,那么许多上星的娱乐节目,许多正规出版物,网上每天产出的无法统计的视频和文字,甚至某些地方曲调,是不是更应当反一反呢?
04
我们还是继续讨论相声的“创新”吧。
因为一档相声选秀节目,一位理工科博士被无数人熟知,他就是李宏烨。
李宏烨发明了“公式相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相声的一次伟大创新。
然而,如果您欣赏过李博士的相声,就会发现,在他的“相声”里,“公式”其实并不存在,有的是没有铺平垫稳的包袱,没有三翻四抖的渲染,没有弛急顿挫的节奏和“说学逗唱”样样稀松的尴尬表演。
那么,如果这样的表演也被赋予“创新”,这样的演员也被冠以“相声创新者”,那么相声的未来会是怎样?它还有未来吗?
05
姜昆先生曾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停在原地不动固守传统,势必就会走向衰落。
另外他还表示,自己这些年来之所以在表演形式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就是希望能让年轻人喜欢上相声。
我个人认为,姜先生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但却并非完全有道理。
历史是往前走的,任何事物其实也不存在原地不动的现象。灯是为照明而诞生的,直到现在,无论如何创新,它的主要功能也没有改变——如果有一天它不能照明了,也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声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人为地抹掉它娱乐大众,可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放松心情的主要功能——
如果在发笑和思想意义上,发笑和提升道德素养上,发笑和促进夫妻恩爱和谐上,发笑和树立崇高理想上,都选择了后者,那么相声也就称不上是什么民间曲艺形式了。
倘若真的到了那一天,它是该进庙堂还是该去往哪里,也就无人关心和问津了。
#10月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