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崛起,开始讲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而这也引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年轻人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经典中确实是有“黄金屋”,而在这股年轻人追逐国学热潮的引领下,一些电视制作组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他们推出了一系列以国学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其中最为受欢迎的一款国学节目,则当属央视牵头的《中国诗词大会》。
自《中国诗词大会》推出以来,因有董卿这位文化底蕴深厚的主持人主持大局,前四季的节目自是备受欢迎,收视率亦是节节攀升,节目中更是出现了武亦姝、陈更等才女。
【资料图】
一,龙洋太年轻,主持错误不断但是,现在央视的主持人队伍年龄普遍偏高,因此他们也会着力培养年轻的接替人。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来临时,主持大局的主持人便从董卿换成了龙洋。龙洋作为年轻人,青春靓丽是能够吸引年轻人的一个点,近年来央视仿佛找到了收视率密码,启用了一些如冰冰一般长相甜美,业务能力过关的记者主持人。
龙洋身上的气质与董卿接近,也是知性优雅风,从播出的节目观察来看,龙洋作为主持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临场反应都是挺好的。
但龙洋毕竟还是年轻人,处理经验不够,在业务能力上火候也尚欠缺。在某次的春晚舞台上,龙洋作为主持人说错了贺词,“祝大家”念成了“祝大位”,这一时嘴瓢的低级错误,成了龙洋主持生涯中的一个污点。不过好在她临场反应迅速,立刻顺着节奏把祝福词说了下去,能登上央视大舞台的主持人还是有点能耐的。
在315晚会上,龙洋被委以重任出任当晚的主持,这年轻人上大舞台难免会紧张,她说主持词的时候过分紧张直接卡壳了。犹豫了几秒钟才把话顺畅地说完,虽然显得有些许慌乱,不过总体来说没出现太大的差错。
整场晚会下来,龙洋得到了历练,对于她来说大舞台经历越多越好,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董卿的接班人。
二,顶替董卿成为主持,她台词出错引起大尴尬龙洋作为董卿的接替人主持了《中国诗词大会》,一开始几期节目下来表现还是颇为不错的,但在某期节目中龙洋闹出了尴尬的笑话。
龙洋在开场致辞时,有意引用古诗,想要给人留下有文化内涵的印象。当时她引用了知名诗人辛弃疾的传世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龙洋用此句来形容台上的五位导师,这话一出口,几个导师面面相觑,颇为尴尬。
在龙洋的心中,她觉得灯火阑珊用的语境,可以适用于繁华,热闹,聚光灯照射的环境,但实际上龙洋错误理解了灯火阑珊的意思。
灯火阑珊出自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里所指的灯火阑珊不是纸醉金迷,车水马龙的繁华,而是指冷清,荒无人烟的环境。《中国诗词大会》是全中国人都能看到的节目,而导师所处的舞台是节目聚焦的地方,这里热闹绚丽,又怎么能用形容冷清之地的灯火阑珊一词。
《青玉案》原文作者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爱国名将,他是一个智谋与武力均拔尖的人。人生前期的辛弃疾意气风发,但到了人生的晚年时期却是郁郁不得志。这诗文中的“那人”其实指的就是年轻时候的自己。
曾经的辛弃疾久驰骋沙场战无不胜,是在灯火通明处备受追捧的人,到了老年辛弃疾只能寓居于灯火灰暗的地方。龙洋的这次错误引用确实让人尴尬,怪不得有网友批评龙洋根本不及董卿半点能耐。
龙洋在一次主持中与选手的互动也是闹出了尴尬,当时选手们纷纷开动脑筋为毛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选手们的取名雅中有俗“如椽”、“如刀”、“如有神”,当时康震老师自己取了神来这一名字,当时龙洋为了顺着说下去,她说那我便取名马良。
这话听得让康震皱眉无奈,这马良是人名呀,作为笔名不太合适。这期节目播出后,有网友调侃龙洋这是进取的“无知者无畏”。
从龙洋的主持经历来看,那些譬如春晚的大舞台,龙洋倒是没闹出什么大问题,毕竟这种舞台的主持只需稍有功底便可,主持都是俗套的串词。但龙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这种舞台就难免露怯。
龙洋与这个舞台,貌似有些不合适,龙洋所缺的点便是没有足够的文化内涵。毕竟《中国诗词大会》还是一个重文化,重内涵的舞台,这种舞台要求主持人有稳当的控场能力,而龙洋还是有些年轻,经验上明显还欠缺不少。
龙洋因为这些乌龙事件,不仅受到了人身侮辱,还上升到了外貌攻击,有人称她是整容脸,不合适央视的舞台。
总结诗词是文化的经典,它是有灵魂的,要与它进行沟通需要大量的积累,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有较大的进步。龙洋的主持让人既期待又担忧她未来的成长。
龙洋误会了灯火阑珊的本来意味,这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在学习诗词领悟其意思时,会主观上凭经验判断它的意思,而不去深究其本意。
没有年轻人不会犯错的,像董卿这一辈的主持人也是从新人慢慢走来。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历练,才能面临大场面不怯场,才能处事淡定。龙洋有一个董卿她们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便是年轻!
年轻代表着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相信经过锤炼,经历会让这块璞玉变成真金。
人们都佩服于董卿主持的大方从容,康辉的稳重踏实,他们的这些能力都是慢慢磨砺出来的。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默默努力着只为超越昨天的自己。相信龙洋的未来无限大,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位有潜力的主持人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