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的“婆婆嘴”
■新疆军区某部上等兵王焱博
“小常,跟上队伍!小涂,马上操课了动作快一点!王焱博,愣着干啥呢……”操课前组织集合,1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指导员王化兴连珠炮式大声地点了一串人名。
(资料图)
前段时间在外参加集训,我就对这位新任指导员有所耳闻——走马上任没多久,全连上下几乎被他说了个遍,典型一张“婆婆嘴”。因为大多连队指导员都能称得上“口才担当”,所以我之前一直对这种传闻不以为意,直到此时亲身感受,脑海中闪现6个大字:闻名不如见面。
有了这次经历,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对这位指导员敬而远之。
这天,我正在站哨,正好遇上指导员查哨。“脖子上的伤怎么样了?”“啊?”面对突如其来的问话,我有些摸不着头脑。见我半天没回答,指导员便大步上前伸手翻下了我的衣领。原来,他不知从何得知我在集训结束时弄伤了脖子,刚才是在问我恢复情况。我这时总算反应过来,还没开口,却被他抢占了先机:“哎呀!你之前有没有做过处理?现在已经有些发炎了,放着不管可不行,要赶快上药!但是我上午给小张拿药时,军医说手头只有急救药,其他药物还没补充到位。这可怎么办?啊!我知道了,你等我一会儿……”
“婆婆嘴”名不虚传!指导员走了好远,我还感觉耳朵在嗡嗡作响。我还没缓过劲来,就看见他已经往回跑了。
“我就记着之前的药没用完,果然还有……”这次,随着指导员出现的不只是念叨,还伴随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原来,他刚才是回宿舍给我找药去了。随后,指导员不顾我的阻拦,坚持当场给我上药。
“焱博啊,这几天一直没空找你聊聊……只是跟你的班长简单了解了一些你的情况……”上药的时候,指导员的嘴也一直没停,只是因为奔跑的缘故,说话有点喘。脖子上传来阵阵温热,那一刻,我觉得指导员的言行举止像极了父母,内心里充满了感动。
很快,药上好了,指导员叮嘱我下哨后一定要再去找他,便准备离开。“指导员……”我刚想向指导员道谢,就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接起电话,刚安静没几分钟的指导员,又开始了新的念叨:“终于来了,战士们对这批新的文体器材都很期待,一会儿咱俩去看看;下周多订点生姜和枸杞,天冷了,给大家暖暖身子;你说要不要搞个问卷调查,看看战士们还有啥需求……”
指导员渐渐走远,我终于习惯了他的说话方式,真正明白了他在念叨些什么——那些张口就收不住的,全是战士们的烦恼和需求,全是我们的事。
(高群、崔浩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