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的中国女乒来说:在国际赛场上,不太适应的打法有哪些?
(相关资料图)
对此,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削球;
2)高抛;
3)长胶。
以上三种,都属于“特殊打法”,是“偏门”,不太常见,这对于中国女乒这种“正规军”来说,与我们的主流打法相背驰,练得少、打得也少、不太熟悉,所以一旦碰上,还真有点不好应对。
特别是“削球”这一项,目前对我们的威胁可能要更大~大多数选手都不太会打。
在国际赛场上如此,在国内赛场也是如此~这样,就让一些教练看到了机会。
比如:
这次乒超联赛,拥有“两名削球手”的上海龙腾女团教练组,就开始在这方面大胆尝试、寻求出奇制胜之法了。
今年的联赛,上海龙腾女团有7名选手,是6支参赛球队中人数最多的一支。
分别为:
孙铭阳,张瑞,刘炜珊,刘斐,杨屹韵,刘佳琪,李若楠。
你看:
如果从常规的角度来看,对于这7名选手,教练组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呢?
对此,毫无疑问:
一般可能都会选择实力最突出的三位国家队选手,即:孙铭阳、张瑞、刘炜珊来作为主力阵容,其她球员作为备选和补强,这样可能更靠谱一些。
尤其是:
最重要的“一单”这个位置,最近状态不错的孙铭阳或张瑞担当的可能性更大。
而最不可能的是:由削球手出任主力阵容。
因为:
由“孙铭阳、张瑞、刘炜珊”三人出战,她们之间可以任意调配,排兵布阵更灵活多变,让对方不太好猜。
可如果由削球手打主力呢,那阵容基本就定死了:
要么就只能打一单,要么就同时上两个打双打,否则,双打就不好配合。
所以:让削球手打主力,限制性比较大,一般教练组可能不太敢用。
那么,上海龙腾女团的教练组是如何用兵的呢?
他们的观念是:
既然“特殊打法”让别人不太适应,那么,我有这种资源为何不用呢?
就赌一把吧!
于是,他们就打破常规、大胆求变,采用“让削球手打一单、唱主角、而其她人密切配合”的排兵布阵方式。
比如:
1)第一场,对阵王艺迪领衔的华东理工大学队,出场阵容是:
A.削球手刘斐打一单;
B.而被大家看好的孙铭阳只能打三单;
C.张瑞打二单;
D.刘炜珊反而没有机会上场。
2)第二场,对阵孙颖莎和陈梦率领的深圳大学队,出场阵容是:
A.另一个削球手杨屹韵打一单;
B.刘炜珊打二单;
C.刘佳琪打三单。
你看:
这场还是削球手继续唱主角,同时,出场阵容全部轮换了,前面赢球的三位都歇着了~这个排兵布阵很怪异,估计连深圳大学队都没想到。
那么,这两场比赛,上海女团用削球手“唱主角、打一单”,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说实话,还不错。
1)第一场对阵华东理工大学:
担任一单的削球将刘斐,竟然3:2战胜了华东理大的核心主力王艺迪、并3:0完胜李雅可,一个人就拿到了两分,这样,就一下打乱了华东理大的部署,最终2:3败北。
而这场比赛,是“争夺第三”的重要一战,对她们双方来说都很重要。
所以说:这场输球,对华东理大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其中:
削球手刘斐战胜王艺迪这盘球,则成为整场比赛的转折点。
由此来看:
这场他们用削球手来打一单,是赌对了。
2)第二场对阵深圳大学队:
上海龙腾女团虽然没能再次上演第一场的神奇,但是,削球小将杨屹韵,还是给孙颖莎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让孙颖莎很费了一番功夫才拿下。
毕竟:
孙颖莎是我们中国女乒打削球最好的选手,你削球手不能指望在她身上赢球,能给她制造一定困难就不错了。
当然了:
从这场的排名布阵来看,上海女团教练组知道打不过深圳,只是派上轮换阵容来锻炼,让更多的选手都能打上球。
你看:
两场比赛,一场一个削球手,领衔全队、依次登场,上海龙腾女团的这种排兵布阵还是蛮有新意吧?
这既锻炼了她们自己的球员,又锻炼了其她选手打削球,同时,还为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一举三得,多方受益。
不知下一场对阵龙江惠民保队,她们会不会再次变阵、同时派“两名削球手”上场呢?
对此,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