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 >

雍正王朝:十三爷胤祥出身高贵却无缘储位,是什么原因?|世界热点

时间:2022-12-18 18:46:02       来源:闻学天史

《雍正王朝》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十三阿哥胤祥母亲的身份,但剧中两次出现喀尔喀蒙古大汗是十三阿哥的外公。第一次是胤禛表明要力荐十三阿哥为大将军王时,邬思道提醒:喀尔喀蒙古大汗是十三阿哥的外公。第二次是胤禛解释推荐胤禵为大将军王说:因为喀尔喀蒙古大汗是十三阿哥的外公。

再结合二月河的小说和《康熙王朝》剧情来看,十三阿哥的母亲就是宝日龙梅,本来是个蒙古公主,有着肥沃的草原,肥美的牛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草原的一匹“狼”噶尔丹来犯,让她失去爱她的父皇和母后,失去了家园。噶尔丹踏平喀尔喀部以后,垂涎宝日龙梅的美貌,想把她抓回准噶尔。所庆的是宝日龙梅逃出魔爪,在京城被大阿哥胤禔救了下来。


【资料图】

后来宝日龙梅一心只想复仇,几次要求康熙讨伐噶尔丹,替喀尔喀蒙古的报仇,所以宝日龙梅主动将自己献给了康熙,便生下十三阿哥胤祥。据原著中,宝日龙梅因为进宫之前有过一段感情,让康熙对她心生猜疑,最终宝日龙梅扛不住压力,离开了皇宫,出家为尼了。

按这来看,十三阿哥确实出身高贵,外公是喀尔喀蒙古大汗,母亲是蒙古公主,听了是不是有点脑洞大开?那么剧中,十三阿哥出身高贵,又是康熙口中最讲孝义,最凭良心做事的儿子,为何无缘皇位呢?

十三阿哥无缘皇位是性格使然

原著中,十三阿哥出生不久,母亲就出家了,从小就由四阿哥胤禛生母德妃抚养,没娘的孩子备受冷落,在皇子里面的地位并没有占优势,从小失去倚靠的他,经常受其他兄弟欺负,他没少挨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的欺负,除了太子胤礽照着他外,还有四哥胤禛护着他,陪伴他,所以胤祥从小就有自知之明,从未有过争宠争储之心。

正因为从小受尽欺负,年龄稍长后,胤祥除了苦读兵书,就是拼命跟着大内侍卫学习武艺,就想让自己强大起来,为的就是不再受哥哥们的气,将来也能征战沙场,有一番成就。

也是十三阿哥好武知兵的缘故,康熙让他在军队练兵,所以有了接触军队的机会,军队里很多人都是十三阿哥带出来的,比如图里琛、隆科多等。十三阿哥从不端着架子,他和将士们同在一个锅里吃饭,打成一片,且还仗义疏财,由此赢得军士们的信赖和敬重,也为他在军中的威望打下了基础。

十三阿哥胤祥侠肝义胆,疾恶如仇,仗义执言,骨子里继承了草原人的豪爽,康熙也曾赐他为“拼命十三郎”的称号。

《雍正王朝》中,康熙曾说:在他众多儿子中,十三阿哥是最讲孝义,做事从不计较利害关系,对他和废太子可谓是一片忠孝之心,如果他遇到什么危难之时,十三阿哥胤祥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舍身相替。

就连小小侍卫的张五哥都看出十三阿哥是个仗义执言,在众多皇子中人是最好的,但不适合当太子,因为没坏心眼,容易被人利用,穿小鞋。所以说,十三阿哥与皇位无缘也是性格使然的原因之一。

十三阿哥与皇位无缘是志不在此

十三阿哥是很通透的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逍遥自在的“侠王”,对皇位从未有过非分之念。而且十三阿哥胤祥很重兄弟情义。

当胤礽和郑春华幽会被发现后,惶恐不安,游离无助时,去找四阿哥胤禛,但在邬思道的阻拦下,四阿哥推托自己喝大了,不能前去见太子胤礽,但十三阿哥担忧太子做傻事,顾不上康熙的警告和邬思道的提醒,主动去陪伴太子胤礽身边。

此时失魂落魄的胤礽见到胤祥,当成他唯一救命的稻草,十三阿哥安慰地说道:“二哥,您放心。只要您不叛逆,不谋反,不管出什么事,我和四哥都会保你!”

十三爷一向是有名的侠王,见不得兄弟有难,毕竟小时候都是二哥胤礽照着他,这份恩情他都记得,所以不管此时波谲云诡,局势晦暗难明,风云难测,他始终陪伴二哥胤礽身边。

此时康熙余怒未消,便派人到处找胤礽。这时候,十四阿哥胤禵早就伪造了好了太子调兵的手谕,把这份调兵的手谕交到太子门人凌普手里。凌普紧急召集军队发令进驻行宫。

太子胤礽胆小懦弱,一听大阿哥胤禔说他调兵起兵谋反,太子吓得语无伦次,有口难辩。此后又是十三阿哥胤祥看不惯大阿哥胤禔拿起当大哥的架势仗势欺人,直接怼过去:“大哥,你的意思,是叫我们不保太子,都来保你吗?”

随后,十三阿哥还替太子胤礽打抱不平,对父亲康熙口出狂言:说无情最是帝王家!所以说胤祥的言行不是那么循规蹈矩,康熙曾说十三阿哥是一个疾恶如仇,古热心肠,没心机,很容易被人利用的人,不适合当太子。俗话说,知子莫过于父!

而在整部剧中,邬思道从未真心夸过人,但邬思道只对十三阿哥评价很高:真乃国士无双!

那是因为十三阿哥志不在自己当不当皇帝,他在意的是当皇帝的这个人是不是胸中有黎民百姓,江山社稷!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点,十三阿哥是真性情之人,他拥有蒙古的血统,只要他认定的人,这辈子都不会变心。在二废太子之前,十三阿哥说过,因为太子在,所以一心一意跟着太子,君臣之义,他严格遵守几十年,对太子仁至义尽,太子两次废黜,胤祥都挺身而出陪在身边,两次都被牵连,一关就是十年,没有任何怨言,这样的忠臣谁不喜欢?

第二点,十三阿哥是个心明眼亮,他的忠不是愚忠。在太子完全让十三阿哥失望之后,才选择放弃了太子的,因为胤祥认识到太子并不是一个将来的好皇帝,所以改为支持四阿哥,他支持的是正义这边,而不是强权的那边。

第三点,十三阿哥胸中有黎民百姓,心里真正装的是大清的江山社稷,而不是哪个君主。他之所以选择支持四阿哥当皇帝,是因为四阿哥心里同样装着大清的江山社稷。所以他要效忠的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而着想的君主,并非是贪图享乐而活着的皇帝。

所以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四阿哥登龙之志也开始在脑海中酝酿而生,此后便开启了自己的夺嫡之路,成就了后来的雍正皇帝!

由此就能理解十三阿哥在剧中,出身高贵,又无缘的皇位的原因了。但历史并非如此。

历史上胤祥无缘皇位,因为出身不高贵,在众兄弟里占不到皇子地位的优势

历史上十三阿哥的生母出身不高贵,是参领海宽之女,镶黄旗包衣出身的章佳氏,初为宫女,之后封为庶妃,在康熙二十五年至康熙三十年,连续生了三个孩子,十三阿哥胤祥,皇十三女和皇十五女,虽说身份低微,但她一度受康熙的宠幸,可以说,在康熙中年以后后宫的嫔妃中再无二例。

可惜的是章佳氏的享寿不长,留下三个尚幼的儿女就撒手人寰了,死后,被康熙追封为敏妃。

胤祥年幼丧母,两个妹妹由其他嫔妃代为抚养,而胤祥由四阿哥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清朝是一个以母子贵,母凭子贵的朝代,十三阿哥虽说从小优秀,备受康熙的喜爱,但出身不高贵的他,从未奢侈过要当什么君主,只渴望父亲偶尔的陪伴。

胤祥的师傅是法海,6岁就开始学满汉文化,儒家经典,书法绘画,十三阿哥胤祥后来的才学俱佳,跟法海的执教有很大关系。

胤祥幼时温文尔雅,又很乖巧,13岁随康熙前往谒陵,这也是胤祥年少时最骄傲的事。此后还带他四出巡幸,在诸皇子中,胤祥随行的次数最多,这说明,胤祥年少时曾深得父亲的喜爱,当然,胤祥自幼也很仰慕父亲康熙。

据《钦定八旗通志》记载,胤祥幼时与众兄长一起侍从父亲于宫廷,因年龄小,自己身体矮小,并未看到众人簇拥下的父亲,为了表示自己对父亲的仰慕和孝敬,不禁爬到康熙经过留下的脚印上一个劲的闻起来,虽说这记载有点夸张,但也印证了胤祥的一生行止。

胤祥勤奋努力,不仅文学方面造诣颇深,而且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可谓文武双全,有一次出巡狩猎,和众兄弟寻找猎物时,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连骑射与他相当的三阿哥也佩服不已,可谓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胤祥从康熙三十七年至康熙四十七年,这些年多次随从父亲巡幸各地,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尽管如此,胤祥只算是皇子当中佼佼者之一。

不过在冥冥之中的安排,早早就把胤祥和胤禛两兄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二人自幼晨夕聚处,胤禛比胤祥大八岁,他负责教胤祥算学,两兄弟很铁,从小就形影不离,胤禛一路陪伴胤祥长大。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因行为乖张,被康熙废黜太子之位,胤祥不幸卷入夺嫡斗争之中,被圈禁一年之久。胤祥遭逢此难,说明胤祥的言行并不是那么循规蹈矩,超脱于世,所以无意中惹怒了父亲康熙。而且胤禛一直与四哥交好,对四哥唯听是从,从这点看,十三阿哥胤祥的性格与言行,没有君主的气质,并不适合继承皇位。

康熙五十一年,二废太子,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被圈禁,尽管此时太子之位悬空,但在十三阿哥面前的,出身高贵的阿哥有太多,个个都是文武双全,胤祥又如何争呢?

在康熙一朝,胤祥虽很优秀,但并没有得到康熙的重用,连最起码的封号都没有,就连比他小两岁的十四阿哥胤祯都当上了大将军王,而胤祥一无所有。并且在这些年胤祥的腿部生疮,虽说不是什么重疾,但是在康熙眼里,胤祥无疑又失分许多。

所以说,胤祥在康熙眼里,继承皇位的许多条件都未达到,要扛起大清的江山社稷,又谈何容易呢!康熙是一位睿智的皇帝,以江山社稷着想,他要找的既能担此大任,又能再造乾坤的君主。这位君主,很显然是铁腕的四阿哥胤禛,而不是冲动的十三阿哥胤祥。

雍正上台后,在康熙朝没有建树的胤祥迎来美好的春天,雍正不仅赐铁帽子王怡亲王,还给他丰厚的待遇,这也是最适合胤祥的结局!

结语

由此可见,不管是历史,还是《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无缘皇位,都有同一个特点,就是性格和言行并没有循规蹈矩,在康熙眼里是减分的,再加上其他兄长又非常优秀,康熙是睿智的雄主,他必然要以江山社稷考虑,在众皇子中物色一个较厉害的角色,最终胤禛才是扛起江山重任的雄主,雍正也不负众望,说明康熙的眼睛够毒辣!

—End—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