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 >

70年代吃富士、化妆又美颜…年代剧别把观众当傻子了

时间:2023-03-01 20:52:58       来源:盖饭人物ThePeople

饭姐也是纳了闷了,怎么老有剧组把观众当傻子?


(资料图片)

相较之下用力过猛导致看起来不是很聪明的男主韩东君,言行举止反倒更比她们像那个年代的老北京人儿了。

还真以为咱大伙都是 " 绝望的文盲 "?

下面饭姐就要大胆开麦,来细数一下《情满九道弯》里那些难以忽视、令人咋舌的穿帮雷点。

一、 七零年代吃富士,电灯台灯岔着开

《情满九道弯》第二集的开头,一个削苹果的镜头就暴露了编剧历史知识的匮乏。

此时我国苹果品种多是国光,虽说富士苹果在 1966 年已经传入了中国,但直到 1980 年春,我国专家赴日本考察后选择地引入了长富 2、秋富 1 和长富 6 等几个着色好的富士品系的苗木和接穗,富士苹果才算是真正在我国传扬开来。

要知道,那个年代在绝大多数人家里,苹果得来不易,很多家庭连水果都只能在逢年过节尝尝鲜,根本没人舍得削皮。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 " 奢侈行为 " 跌破了饭姐眼镜——

换句话说,那时候的农村有电不是啥稀罕事,但按照当时农民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来看,不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也绝对是人走灯灭,绝不浪费一分钱电费。

细节之处见真章,只有把握好容易被忽视的边边角角,才能成就一部经得起推敲的好剧。

真不必找什么过多理由,敷衍就是敷衍,怎么也是掩饰不住的。

二、 宽敞平房太奢华,条条村路铺水泥

不知道你们那边农村的条件如何,但就饭姐家乡而言,直到 21 世纪初,村里还有不少破旧的房子。

另外还有那些胡同,原本应该是饱经风霜的模样,但却看不出丝毫做旧痕迹,条条整齐如新,一眼就知道是全新搭建的,少了 " 老北京味儿 "。

村村通工程是 1998 年提出的,当时启动的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后来 " 村村通 " 工程变成了国家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涵有: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真正实施村村通路约摸是在 2006 年。

可村里目之所及皆是水泥路,多少还是有点离谱吧,这难道是想向我们展示出五十年前的北京村庄到底有多繁华?

三、 知青下乡住农家,接受教育就回家

《情满九道弯》故事的一开头就交代了主角团们的身份——借住在农民家中下乡知青。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下乡知青每个人能拿到 600 元安家费,而且下乡的地方都建起了青年点,大家住宿舍吃食堂,已经不用再住在农民家里了。

而剧中故事时间线是在 1979 年,显然下乡知青们应该已经住在知青点才对。

这在特殊年代背景下本来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史小娜接受完三年贫下中农再教育竟然就调走了?

导演 & 编剧,这边建议你们重新复习一下历史呢 ~

四、 公交汽车进胡同、拉货三蹦子满城跑

剧中有公共汽车直接开进胡同的场景,引发了不少吐槽,很多人说北京确实有不少以胡同名字来命名的公交站点,但把公共汽车开进胡同,这看起来很不现实,闻所未闻。

(图为现在的西总部胡同西口)

另一点引起激烈讨论的就是满大街跑的三蹦子: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情满九道弯》还有很多让人不爽的地方。

比如开集的雪景是 " 局部降雪 ",可这雪像是 " 长了眼睛 ",只精准降落在大队里,院外没有一丝雪的痕迹。

顺便吐槽下,剧中村里的那个农村场院也太假了,一点生活气息也没有。明明是实体拍摄,偏偏有种粗糙敷衍的感觉,和绿幕抠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都 2023 年了,狗血 + 流产 + 多角恋的剧情早就是时代的眼泪了,这种设定没必要硬往观众嘴里塞。

借用网友的剧评作为结尾:这简直是一部假到不能再假的、穿着时代剧外衣的主旋律偶像剧,行活套路活儿,没有任何惊喜之处。

当然,有人讨厌也有人喜欢,争议声存在的意义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饭姐只希望,影视圈用心的剧组多一些、再多一些," 绝望的文盲剧组 " 少一点、再少一点。

# 情满九道弯 #、# 韩东君 #、# 热依扎 #

作者:木日日

责编:EYELINER

本文由盖饭人物 ThePeople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