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 >

热点!有些人一生都在挣钱,只有过年休息几天,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时间:2022-11-11 08:04:32       来源:罗sir职话

不是有些人,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一辈子的!全国十四亿人口,至少有十亿人都是这样过活的,没什么意义,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资料图】

总结来说,这可能就是现实版余华的《活着》吧。

以我爸妈为例,每天早出晚归,早上七点钟出门,晚上七点钟回来,一年到头除非是没有活做,不然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十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意义?不,他们还没上升到意义的高度或者说层面,对他们来说,一辈子都在追求“活着”。

什么是哲学?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还轮不到他们去想。他们惦记的东西更为实在一些,比如说这个月的房租要到期了,肉价又贵了,孩子读书要六千多的学费,一年到头还没存几个钱。

这些东西,远比一辈子都在工作挣钱,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更重要。

而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么宏大的命题。

自己这辈子都没过好,每天还在操心自己的收入来源,哪里还有空去思考意义呢?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和我父亲喝酒,席间他似乎是自说自话,“工作了一辈子,每天早出晚归,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也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有一个比较现实的答案可能比较简单。例如,为了家人、为了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车子、房子、票子。

但如果沿着这个问题更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我们都在为他人,却几乎没有为过自己。这是国人的常态。

在一个偌大的集体里,个人的话语和意义被无限缩小,以致于我们都忽略了自己。

你看,我们换个角度来问这样的问题也许就会显得非常温情,甚至是非常正能量。例如,我一辈子都在工作挣钱,只有每年过年时休息几天,这样做只为了我的孩子和父母。

你看,换个方式来表达,是不是变得正能量多了?

再比如,我捡了一辈子的垃圾和破烂,自己省吃俭用,供出了十几位大学生。

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是也非常正能量?

那如果这样说呢?我捡了一辈子垃圾和破烂,自己什么也没得到,穷困潦倒一辈子,就因为我资助了十几位大学生。

你看,换个方式来表达,高兴和悲伤,一目了然。

我们任劳任怨,我们吃苦耐劳,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换个角度来看,为了家人朋友,委屈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某种悲剧。

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浑浑噩噩过一生的。

爷爷辈吃苦耐劳一辈子,为了父亲;父辈吃苦耐劳一辈子,为了儿子;我吃苦耐劳一辈子,为了我儿子。

我们就这样循环循环再循环下去,在可见的未来,看不到希望。

西方可以有艺术、有生活、有理想和远方,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只有现实、只有吃苦耐劳、只有压在身上沉甸甸的重担?

这是一部分差距,也是我们缺少思考“自己”,太过于思考他人。尽管我认为,为集体奉献本身也是一种美德,但这种奉献,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奉献吗?

也许有人说,我为了孩子为了父母辛苦我任劳任怨,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但这种说法,又何尝不是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呢?

因为我们追求不到更高层次的东西,例如精神层面的享受,也追求不到物质层面的更高享受。于是,我们只好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家人身上,把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自己的希望又该寄托在哪里呢?

这是一种遗传,是铭刻在基因层面的遗传。它会传给一代又一代,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多生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比父辈们活得更清醒,更“自私”一些,不想因为孩子让自己那么拼命,也不愿意给孩子一个一般的未来,他们更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

于是乎,他们只生一个或两个,追求质量,不追求数量。

没有人不想多陪陪孩子,但也没有什么比赚钱糊口更重要。

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为下一代和上一代,我几乎想不出其他的任何意义。

没有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