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特殊时期,她主动冒死进入病区。镜头面前,她以真心换真心,缔造出一场场深入人心的对话。书籍《看见》的出版,更是让其“公知女性”的地位牢不可破。
(资料图片)
同样是柴静,顶着让孩子一出生就获得绿卡的嫌疑,赴美生子。在采访提及关于碳排放的问题时,公然支持扼制发展中国家的IPCC“减排方案”,质疑嘉宾,“是否站在官方角度探讨环境问题”。
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曾经的功与过应该怎样评判?
一代公知女性的养成
1976年1月,柴静出生于山西临汾。她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其祖上更是当地望族,后人都住在一座超300年历史的大宅子里。在这样古香古色的家庭氛围中,她文学方面的天赋被充分激发,小小年纪就气质娴雅,知书达理。
1992年,16岁的柴静到长沙铁道学院就读,那时的她,痴迷电波的声音,向往电视上主持人侃侃而谈的样子,早就坚定理想,想要在传媒行业长期发展。
恰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广播电台节目,柴静潜心钻研过3年,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对于播音主持需要的技能,也算烂熟于心。当下就决定一试,给电视台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写信问道,“可否祝我成就梦想?”
这一次的毛遂自荐,柴静有幸得到回应,去电台试播,录节目,初次接触这一行业。在即将被分配到相关部门当会计的前夕,她再次放手一搏,去应聘一档新的文艺台主持人。几次过五关斩六将,她终于得以主持周末午夜节目《夜色温柔》。
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一沓稿子和磁带,构成柴静那3年工作的全部,她嗓音温柔,吐字有力,其知名度跟职位一同飞涨。坐到部门副主任的位置,她并不知足,很快就抛下这一头衔,前往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
提升自我的同时,柴静也没有闲着,先是在《三联生活周刊》当记者,后接住节目制片人抛来的橄榄枝,出任《新青年》的主持人。3年的时光,足够她累积丰富的工作经验,轻车熟路地驾驭这一节目。
出乎意料的是,毕业之后,柴静并没有选择留在这里,而是接受负责人陈虻的邀请,进入央台,亮相其中一档节目。而这,正是她受到争议的开端。
争议与才华并存的开始
不够出彩的学历和非科班出身,意味着柴静进入之初,连基本功都要从头再练。通宵录完首期节目后,她边哭边坚定继续干下去的想法,一边扎马步,一边学习同事的长处,靠着勤奋,努力追赶他人的步伐,获得很有份量的金奖也不停止脚步。
演播室中的她,既是主持人,又是记者,顶着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她的工作量也要翻倍。一周六期节目,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如此强度的工作,没有击垮她的意志力,反倒让其感到更加充实。除却没能前去一线当记者,没经过社会基层的锻炼,她再无遗憾。
那时的柴静,或许没有陷入情爱的泥潭,其展露出来的实力更加名副其实。她交往的男友,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体育解说员苏群。本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偏偏男方有位怀孕的妻子,就是再一见钟情都有违伦理。
事情暴露之后,苏群立即跟妻子结束夫妻关系,拥美人入怀。柴静也没有选择跟男友一刀两断,而是继续与其同住。不放手的原由是不是爱情,旁人不得而知,但她有资格加入央台的节目,其背后是否有男友的“助力”,始终是个争议点。
之后的几年,一直是柴静从主持人往记者转型的时期,因公去过一次珠穆朗玛峰之后,她与同组摄影师的绯闻满天飞。其亲口承认的动情,引起正牌男友的不满,两人不久就分道扬镳。
2003年,具有可传染性的肺炎四处肆虐,柴静主动请缨,率先在危难时刻进入小汤山病区,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她本可以选择安逸,不用只穿一套防护服,带着设备冲到前方。好在,七次与危险擦肩而过,并不是一无所获,她顺利成为公众熟知的记者,其影响力和公信力不可同日而语。
只能通过荧幕了解事态发展的大众,每天都能看见名为柴静的女记者,围着围巾,素颜出镜,站在镜头面前冷静地采访病人,以简洁的语言说明情况,再用柔和的语气激励大家共度难关,瘦弱又勇敢,坚定且有力。
柴静的敬业,让她被评为那一年的记者风云人物,也成为大众普遍认同的“公知女主持”。社会秩序恢复后,她出任主持人的节目无一不是知名栏目,包括《面对面》和《看见》等等。
进入传媒行业超过10年,让柴静足以形成强烈的自我风格。不同于其他记者公事公办的采访模式,她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既有火柴的热烈,又有冷静的时候。她会犀利地直剖嘉宾深处,也会适时透露出自己的个人想法,温柔感性,与弱者共情。
华南虎事件,以及上海倒楼等等,足以证明其职业操守。2008年的汶川,在现场的她没有将镜头对准自地下被挖出来的重伤者,而是选择去一个名为“杨柳坪”的普通受灾地,与灾民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