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多多
(相关资料图)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方显男儿本色。
他是爱国艺人,也是“黄飞鸿专业户”。
在香港,随便跟一个老人提起关德兴这个名字,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对他交口称赞。
提起关德兴,50、60、70后或许对他并不陌生,80、90、00后或许会问一声,他是何许人也?
1905年,关德兴出生于广州。
《三国演义》当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万古流芳,关云长也因此被人称为关二爷。
巧合的是,关德兴在家中也排行老二。
跟关二爷一样,关德兴自幼就跟寻常人家的孩子有所不同,最大的特点是有胆有识。
三岁那年,关德兴曾经被拐子拦路抱走,经过县衙门口时,关德兴突然嚎啕大哭,吓得拐子急忙将他放下,落荒而逃。
那个年代,寒门子弟若想出人头地,唯有吃苦耐劳,由于父亲英年早逝,养家的重担就落在家中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身上。
关德兴长到7岁的时候,只在学堂读了一年书,8岁就跟着母亲回到祖籍红溪务农,农闲时帮大户人家放牛,寒冬时节跟着母亲一起制作香烛赚钱。
因为都是小本买卖,勉强维持收入而已,看着母亲日夜操劳的背影,关德兴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那个年代,若是没有一技之长,穷人家的孩子多数会在建筑工地找活干,因为虽然辛苦,但是收入颇丰。
关德兴12岁就在建筑工地打零工,舍得出力气的他,一口气能扛起70多块砖头走一里路,工头看他肯吃苦,也愿意教他一些技术活,例如搭棚子等等。
家里的经济情况略有改善之后,关德兴也会省下零用钱去听戏,尤其是那些讲述侠义情怀,忠肝义胆的英雄事迹,关德兴听得意往神驰,他也想扮演那样出彩的角色。
听到兴奋处,他跑回家告诉妈妈,他想拜师学艺当演员,关妈妈觉得他不过是一时兴起而已,因此并未在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干年后,关德兴居然实现了当演员的梦想。
1918年,国内第一条国道张库公路开通,汽车队取代了骆驼和人力车队,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让很多人蠢蠢欲动,那一年,陆陆续续有人下南洋去淘金。
关德兴是一个紧随时代潮流的人,年仅13岁就跟着淘金大队,去新加坡闯荡。
彼时的新加坡,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关德兴乘坐的“蓝烟通”即将靠岸之际,被英国大兵以外来人员需先消毒为由,命令其先在玉扣山用硫磺清洗。
关德兴跟所有人一样,被搞得黄胆水都吐了出来,呕吐物中甚至含有血丝,直到这一步,英国大兵才非常满意的让他们登上新加坡的土地。
关德兴在新加坡港口找了一个搬运货物的活儿,保证了最基本的收入之后,渐渐地在新加坡有了落脚之地。
当地的一位戏院司理跟老伴膝下多年一无所出,因为看中关德兴的勤劳能干,所以将其收为义子,后来得知关德兴想学戏,于是拜托一位叫“新北”的小生收他为徒,悉心教导。
那个年代,尊师重道之风成为社会常态,关德兴对师父的话言听计从,照料师父的饮食起居从未有过怠慢,因此尽得师父真传,学会了一身好本领。
正当关德兴在新加坡勤学苦练之际,国内的护国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中华大地在风雨飘摇之际,各地英雄人物揭竿而起,为中国的独立自主砥砺前行。
1921年,16岁的关德兴学有所成,师父倍感欣慰,于是放心地离开新加坡,去美国发展。
那一年,关德兴回到广州与母亲团聚,凭借一身精湛的本领,投靠在“红船班”效力。
为了提高自己在粤剧方面的造诣,关德兴后来拜师求艺在靓元亨门下,从最初的跑龙套演员,渐渐成为独挑大梁的名角。
1927年,22岁的关德兴自立门户,成立了“大少年”,当上了戏班班主,带领戏班在各乡镇演出,赚了万两白银,成为名噪一时的万元户。
关德兴存够了老婆本之后,很快就成家立业了,娶了演员扎脚胜的女儿。
1930年,国内粤剧市场不景气,25岁的关德兴带领戏班跑到越南赚外国人的钱,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赚到十万越南币。
凭借洁身自好的艺术修养,礼贤下士的待客之道,德艺双馨的关德兴在国外赢得了一片赞扬之声。
当地的越南华侨非常喜欢关德兴,一位华侨带头人还亲笔为他写下长联作为临别留念:“无时下伶人积习,有洁身自爱美德”。
在那个伶人为下品的年代,关德兴能获得如此成就与褒奖,足以见得他的艺术修养,有别常人。
1932年,作为国内名伶翘楚,关德兴受到美国三藩市大中华戏院的热情相邀,在美国登台表演。
彼时的好莱坞,有声电影渐渐盛行,业内著名导演关文清、赵树樊力邀关德兴主演有声电影《歌女情潮》,这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关德兴成为首位在异国他乡拍摄有声电影的中国人。
1934年,有声电影在香港渐渐兴起,关德兴在香港的事业也开展得如鱼得水。
他先后参演了《昨日之歌》、《残歌》两部影片。
同一年,关德兴大胆借鉴留美期间感染到的异国情调,将这种异国他乡的艺术元素,应用到粤剧团的作品当中,接连推出剧目《离婚十八年》、《风谁是奸夫》等,大获好评。
也是在这一年,关德兴与爱国华侨邝炳舜走得很近,在他的指导下,关德兴学会百发百中挥鞭灭蜡烛的绝技,将这项绝活应用到时装剧《神鞭侠》当中,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1937年,中华大地硝烟弥漫,无数爱国人士纷纷舍生取义,用血肉和汗水力图为后代子孙争取一片和平净土。
在这样全民奋战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但凡热血男儿,都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邝炳舜认为,作为一名海外华侨,既然不能执利器保卫国家,就应该不吝啬金钱,力助爱国人士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邝炳舜的好友,关德兴也有这样的爱国情怀。
战场上的输赢胜负,武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国内空军最缺的就是战斗机,因为飞机太贵,投入的资金成本最高昂。
彼时的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纷纷慷慨解囊,力求能购入两架飞机。
关德兴为了能尽快筹集资金,将自己的一辆美国名牌小轿车捐了出去,作为抗战物资。
当时这辆小轿车成为了宣传车,车顶上拉着筹集资金购置飞机的宣传条幅,宣传车在港宣传的效果相当惊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筹集到了购置七架飞机的资金。
战场上的每一场胜利,不仅取决于国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与不惧生死的勇敢,武器装备的消耗也相当庞大。
为了给前方战士输送源源不断的军需装备,关德兴跟邝炳舜等人在美国华侨界做了大量的宣传募捐工作。
除此之外,关德兴还通过在美的义演活动筹集了大量资金,跟邝炳舜带领的“三藩市救国总会”共筹集了30万美金,全部捐助给了国家。
当时国民政府还送给关德兴一面“爱国艺人”的锦旗,爱国艺人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1939年,国民政府授以关德兴少将军衔,但是关德兴却只接受职位,拒绝接受薪水,那些发国难财的军中蛀虫,不知有多少人,背后暗自嘲笑他的爱国愚忠。
但是关德兴却认为:“生而为人,不求顶天立地,但求问心无愧”。
1941年,香港被日军侵犯,关德兴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乔装打扮成一个乡下佬,趁机返回内地,被组织派遣到一家近2万名的孤儿院做抗战宣传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40岁的关德兴返回香港,继续开展他热爱的演艺事业。
从1946年开始,连续三年的时间,关德兴都在打造《黄飞鸿》系列电影,他喜欢黄飞鸿身上的浩然正气,也喜欢这个人物身上的爱国精神。
影视作品是否具有正能量,这对社会的影响意义深远,所以,关德兴才多次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
彼时的中国,因为历史原因,国人体质普遍不好,也因此被洋人嘲笑东亚病夫若干年。
1952年,47岁的关德兴为了增强国人体质,特意在香港英皇道开设药局,专卖风湿膏药,对于囊中羞涩的穷苦人,他都不收诊金和药费。
关德兴的爱国之心,从未因为岁月流逝而淡化。
1991年,华东水灾,关德兴率领旗下弟子,总共筹集了1200万港币的救助金,全部捐助给国家应急,另外还联系国内的18家制衣厂,承包赶制了20多万件棉衣捐助到灾区。
从1949年至1994年,关德兴共拍摄了77部《黄飞鸿》系列电影,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黄飞鸿专业户”,当年李连杰扮演黄飞鸿之时,也曾经向关德兴请教,虚心学习。
1996年,垂暮之年的关德兴,因病住进了香港玛丽医院,最后因胰脏癌逝世,享年91岁。
关德兴一生为人,坦坦荡荡,他的人生信条是:“做为炎黄子孙,绝不可以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没有国,哪来的家?
社会风气,决定了民心所向,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应该忘记,在血迹斑斑的中国历史上,那些爱国人士,都值得尊敬、瞻仰!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