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凰郡主手握十万铁骑,这样的势力,誉王想得到,太子也想得到。
梁帝为霓凰设下比武招亲擂台的时候,太子和誉王都准备好了人选,可惜霓凰根本没打算把自己嫁出去。在梅长苏的帮忙下,成功躲掉了这场“逼婚安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霓凰的势力实在太诱人,便有人敢不择手段。
越贵妃把霓凰邀请到宫里,哄着她喝下一种名为“情丝绕”的酒。这酒一旦喝下便会全身无力。
越贵妃想等司马雷和霓凰生米煮成熟饭的时候,逼着郡主下嫁。这样太子就得到了霓凰的势力。
霓凰郡主并非一般女子,她是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的将军,预料到形势对自己不利,便拼尽全身力气往门外跑。
在霓凰郡主抵抗不住,眼看就要落入贼人之手时,靖王出现了,他打退了守卫,救下了霓凰。
若不是靖王及时赶到,越贵妃和太子的奸计就得逞了。
靖王救下霓凰,行的是正义之事。可皇帝不但不奖励,还要责罚他。最后还是誉王出现,揽下所有的责任,靖王才躲过一劫。
在整个事件中,最后出现的誉王,动动嘴皮子,不但提高了他在皇上心中的分量,还得到了丰厚的奖励。
所有人都替靖王不值。可细细分析之后才发现,誉王只是赢了表面,最终的大赢家,依然还是靖王。
梁帝的偏心
在越贵妃想要逼迫郡主下嫁这件事情中,因为有了靖王的作证,和蒙大统领的神助攻,一切原委变得水落石出,虽然皇上只处罚了越贵妃,霓凰和靖王都很不满,但皇上的决定谁敢反驳?
当事情告一段落,皇上的注意力又转到了靖王身上。
皇上看向一直跪着,脊背挺得笔直,表情冷漠的靖王,叹了口气,很不满地对靖王说:“景琰,你是如何得知,霓凰在昭仁宫有难,进去相救的?宫院深深,你素日与昭仁宫从无往来,怎么就突然想起要进去呢?”
皇上用严厉的目光盯着靖王,似乎只要他说错一句话,便会严惩不贷。
本来因为赤焰之案,皇上对靖王就没有好感,再加上靖王今天的行为确实可疑,皇上对他更没有好态度了。
可这答案,靖王不能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便会把无辜的蒙大统领扯了进来,靖王是最仗义的人,害人的事他不会做。更何况,救郡主,这事本就没错。他不想连累蒙大统领。
还好,誉王及时出现了!
“父皇,是儿臣拜托景琰进昭仁宫的。”
誉王此话一出,霓凰和靖王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他,靖王是一脸疑惑,但又不敢太夸张地表现。郡主是满眼的鄙视,她知道,抢功的人来了。
经过誉王的一番巧言善辩,皇上倒也信了靖王进昭仁宫是誉王所托,可皇上依然要追究靖王持刀挟持太子之事。
誉王很仗义地要和靖王一起承担责任,皇上这才做罢。
皇上不追究靖王的责任,却大力奖励靖王:“誉王景桓敏察异常,及时决断,朕心甚慰,特赏锦缎百匹,黄金千两,特赐南珠一斛,以资奖励。”
誉王满脸喜悦,开开心心的接受着皇上的赏赐。一旁的皇后也深感欣慰,轻轻地松了一口气,皇儿得到了陛下的赏赐,越贵妃又降为嫔,皇后极力掩饰着心中的欢喜。
真心实意做事,却不善言辞的人,连一句夸奖都没有,还要被责骂;而没有做事,却能言善辩的人,最后却成了赢家。
皇上这赏罚制度,让一直保持中立的霓凰,满脸的不悦。
可靖王真的什么也没有得到吗?不是, 相反,在这次的事情当中,靖王才是收获最多的人。
第一:得不到梁帝的关心,才有了向上的机会
在霓凰郡主和越贵妃争执不下的时候,靖王进入殿内作证,从靖王走进殿内跪下,到陈述完事实,皇上看他的眼神都是怀疑的, 对他的态度也是冷漠的。
靖王说:
“儿臣今日进过昭仁宫院内,亲眼看见郡主神志不清,而当时,司马雷确实就在郡主身旁,行为极是不轨,当时情况紧急,不得不失礼,想要强行将郡主带出。太子和贵妃为了阻拦我,竟下令侍卫乱箭齐发,儿臣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扶持了太子为人质才能保住性命,拖延至太皇太后驾到。”
靖王的这段话中有以下几个信息:
第一:越贵妃和太子的确给郡主下了药,而且司马雷就在郡主身边行不轨之事。
第二:太子不顾兄弟之情,命人乱箭齐射靖王和郡主。
第三:靖王为了保命,只能用刀挟持太子,等着太皇太后驾到。
这三件事中,前两件是因,最后一件是果,是被逼无奈后的反抗。可我们的皇上,只听到了后面的果,忽略了前面的因,直接责问靖王持刀挟持太子之事。
是靖王的声音太小,皇上没有听到太子命人放箭射杀皇子吗?
应该不是,因为连一直站在一旁,不动声色的高公公都听到了,他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可见射杀皇子这样的罪行有多大。
可皇上呢?只在意靖王是不是持刀挟持太子,完全忽略了靖王这样做的缘由。
如果不是一旁的皇后看见形势不对,急忙惊呼,竟然有射杀皇子这样的事,皇上的注意力,依然还在靖王挟持太子的事情上。
可见,皇上对靖王的安危毫不在意。正是因为毫不在意,所以他不会在乎靖王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是否会因为他的赏罚不均,而难过。
而皇上的这种态度,对于现在的靖王来说,是件好事!
一个不受器重的皇子,谁会来关心他的一举一动,更不会有人把他当成竞争对手。
所以,有了皇上的忽视,就等于给了靖王一个防护罩,让他可以悄无声息,毫无阻碍的谋划大业。
如果皇上器重靖王,誉王和太子的眼睛随时都会盯着他,时不时地还会制造一些阻碍,这会给靖王带来很多的麻烦。
可现在的靖王没有任何的势力,无论是誉王还是太子,随便给他使绊子,都够他受一阵的了。
所以说,皇上把奖励给了誉王,表面上看是誉王赢了,靖王很委屈。可从长远的计划来看,这对靖王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第二:受到梁帝的责骂,躲过越贵妃的刁难
很多人都说,太子这么蠢,怎么登上东宫之位的?我想,除了他年长,最大的功劳,应该来源于越贵妃。
在养居殿里,太子一直扮演着“乖宝宝”,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可越贵妃呢?
面对霓凰郡主的指控,不但没有丝毫的慌乱,还巧言善辩,把郡主气得都失了仪态,在皇上面前,愤怒地起身,然后用手指着她骂道:“霓凰在战场上,见万千敌兵,论阴毒,却敌不过你这个后宫妇人!”
后来靖王和蒙大统领进来作证,她也不再申辩,只是一股脑地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把太子撇得干干净净。
可见,相比太子,越贵妃才是厉害的角色!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她竟然能做到临危不乱,思虑周全,保下了太子。
这样的越贵妃太可怕!她现在保下了太子,以后完全有复宠的可能。
对于霓凰,越贵妃本已势在必得,要不是靖王进来搅局,她的阴谋早已得逞,现在还因此被降为嫔,她能不恨靖王吗?只要有她东山再起的时候,就是她找靖王报仇的时候。
凭越贵妃的聪明,她要想对付不善言辞,皇上又不待见的靖王,方法多得是。更何况她连射杀靖王都敢,什么事情她做不出来。
到时候,靖王不得不分散精力来应付这一切。
可是现在,梁帝把所有的奖励都给了誉王,情况就不一样了。
太子和誉王的斗争由来已久,越贵妃和皇后也暗暗较劲了几十年,都巴不得早点把对方踩在脚底下。
如果说之前太子和誉王的势力是平衡的,但现在,一方被高高捧起,一方又从高处跌落,这跌落的一方,心里得多恨呀!
越贵妃忙着去恨皇后,忙着想办法对付誉王,哪里有时间,有心思来对付毫不起眼的靖王。
这不是给靖王又省下一桩麻烦事了吗?
得不到夸奖,却得到了更多的友谊
靖王因为坚持认为赤焰军不会谋反,所以极不受皇上的待见,就像霓凰郡主所说的:“这些年,你像被放逐一般,驻扎军营,四处征战。”
所以哪怕战功赫赫,已经三十一岁的靖王,却连个亲王都没被封上。
不仅如此,靖王在宫里的待遇,更是令人心疼。
换防回京,去向陛下禀告,皇上却忙着和太子,誉王欣赏书法,愣是让靖王在外面等了几个时辰,要不是高公公小心提醒皇上,靖王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而一见到皇上,劈头就遭到了太子的责骂:“景琰,你怎么搞得风尘仆仆的,还穿这铠甲上殿,你不知道今天是来见父皇的吗?你怎么不回府打扮一下呢?你眼中还有没有父皇?”
靖王接到的旨意是,三天内回京。靖王为了赶时间,路上一点都不敢耽搁,才准时进京。太子还理直气壮地责骂他。更何况,上次换防回京,就是因为先回了府,靖王被罚跪皇陵三个月,这次敢先回府吗?
不但太子可以随意骂靖王,连掖幽庭的奴才都敢说:“靖王算哪个台面上的人。”
可见,这么多年来,靖王在皇宫里,真的一点地位都没有。 不但没有任何的地位,他身边还连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
这十二年来,他始终坚持着心中的正义和信仰,可也因为这一点,一直被孤立。这十二年来,他独自承受了太多。
他不是不懂如何去奉承皇上,就像在霓凰郡主这件事中,太子意识到情况对他们不利,马上就哭着跪倒到皇上脚边,声泪俱下地说:“儿臣只有一个母妃,母妃要是......儿臣可怎么活呀”
短短两句话,便让皇上心软了,伸出慈父的手,轻轻抚摸太子的后脑勺,所以,本应重罚的越贵妃,只是被降为了嫔。
装可怜,服软,就是对付皇上的“妙招”!
可这些靖王学不来的,也不愿意学!
他的脊背永远挺得笔直,那是不向任何不公和势力妥协的倔强。哪怕被误解,被责骂,被孤立,也不愿屈服。靖王只求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他静静地看着太子的表演,眼里是早就见怪不怪,已经失望透顶的冷漠。最后带着再次的失望离开。
只要自己不服软,皇上就永远不会给他好脸色。这一点,靖王很清楚,但他依然打算坚持自我,坚持心中的正义,势单力薄地对抗所有的冷嘲热讽!
可现在好了,因为霓凰郡主这件事情之后,把他,霓凰和蒙大统领连在了一起。
大人的友谊不像小孩子,一起分享了零食就是朋友。而是一起经历了不平的事,见证了不公的一面,却都有着坚持正义的心,这一点,足以让靖王和他们走到一起。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梅长苏和靖王之间,建立了最初的信任。
靖王误会霓凰这件事,是梅长苏的安排,所以很生气地找梅长苏质问,态度虽然不好,但靖王说出了自己的底线,而梅长苏也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为两人以后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难道以上的这些好处,还不比得到皇上的口头夸奖,得到皇上的物质奖励更重要吗?
经此一事,靖王不再孤单!
独守了十二年正义的他,已经迎来了将要和他一起奋战的兄弟和朋友!从此以后,他们将携手同行,为真相而战,为正义而战,为天下的百姓而战!